一纸公告背后,是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对公平市场秩序的坚定维护,以及对自主可控产业链的深远谋划。
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正式通告,决定对英伟达公司实施进一步调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其在2020年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时所作出的承诺。此次调查源于英伟达未履行其承诺义务,包括涉嫌强制搭售产品、歧视性定价及限制客户单独采购等行为,对中国GPU加速器和高速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秩序造成潜在损害。
这场调查的源头要追溯到2019年3月,当时英伟达宣布以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芯片企业迈络思(Mellanox)。迈络思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网络互联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高速以太网卡、网络互联设备市场一度排名第一。由于交易金额巨大且在华收入达到申报标准,该收购需要中国反垄断机构的批准。经过一年多审查,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4月批准该项交易,但附加了多项限制性条件。
当时英伟达提交了解决竞争问题的措施,并作出明确承诺。这些承诺包括:不得强制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不得阻碍客户单独购买或使用产品;不得在服务水平、价格等方面歧视客户。此外,英伟达还承诺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继续供应相关产品;保证英伟达产品与第三方设备的互操作性;保持迈络思通信软件的开源承诺等。这些限制性条件有效期至少为6年,未经解除,英伟达应继续履行。
违规行为:停止供应与涉嫌歧视
近年来,英伟达以美国出口管制为由,多次停止对华供应多款GPU产品,涉嫌违反其当初作出的承诺。业界反映,英伟达的行为侵害了中国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引起广泛不满。这些行为可能还包括强制搭售产品、歧视性定价等。2024年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就已因英伟达涉嫌违反这些承诺而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此次公告标志着调查进入新阶段。
潜在后果:巨额罚款与市场影响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若企业在收购过程中违反承诺,且行为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可能会面临上一年度销售额10%以内的罚款。按英伟达2023年中国区104亿美元的营收计算,罚款金额可能达到1亿至10亿美元。如果行为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罚款金额还可能翻2 - 5倍,最高可能达到20亿至50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英伟达股价当日盘前下跌2.46%。
全球背景:多国围猎英伟达
中国并非唯一对英伟达采取行动的国家。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正在对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2023年11月,英伟达披露已收到欧盟、中国和法国监管机构要求与其GPU相关的资讯请求。2024年7月15日,法国反垄断机构宣布已开始对英伟达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美国司法部也已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调查。这表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密切关注科技巨头可能带来的垄断风险。
中国举措:维护芯片市场公平竞争
对英伟达的调查只是中国维护芯片市场公平竞争的一部分。9月13日,中国商务部还发布公告,对自美国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些调查的背景是美国芯片企业可能获得的巨额补贴及其对华低价销售行为,损害了中国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已表示支持这些调查,称“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
产业影响:国产芯片迎来机遇
监管行动正在产生市场影响。9月15日,A股模拟芯片板块指数上涨4.12%,多家相关企业股价大幅上涨。这表明市场预期国产芯片厂商可能获得更多发展空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巨大,但自给率较低,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对电源管理芯片等模拟芯片的需求也在增加,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新的机会。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此次行动向全球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市场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英伟达面临的最高可能达50亿美元的罚款,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更关乎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塑。美股芯片板块应声下跌,英伟达盘前跌约2%;而A股模拟芯片企业股价则迎来密集上涨。资本市场的变化揭示了这场调查的深远影响——它正在重塑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