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海口、湛江、武汉、长沙、张家界、北京…
B站上有一个“第一视角”旅游博主,带着狗狗出行,每次的视频最长的只有五分钟,最短的只有两分钟。
很多时候,视频时间过了一半,才找到目的地…
但弹幕却似乎并不在意他去的地方,清一色地沉浸在对狗狗的夸赞中:阿尔法真厉害!宝宝真棒!辛苦了!
网友并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人…
只因为,博主是一位视障人士,而狗狗是他的导盲犬。
有人说,宝哥的视频,是一个城市最好的文旅宣传。
宝哥和他的导盲犬
八年前,30多岁的赵秋宝宝哥,正和同龄人一样,在事业上奋进。
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从山东考到武汉,从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去了广州工作。
如无意外,他将会一步步完成早已规划好的人生轨迹:就业、创业、成家、给爸妈养老…
但意外总会以注定的姿态,插入到原本波澜不惊的生活之中。
2017年的一天,眼睛已经有一段时间不适的宝哥到医院检查,被告知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
这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从视力模糊,到彻底失明,中间只隔了四个月。
宝哥解释:像一个相机,外观都是好的,但是里面的感光元器件坏了…
图源:都市条形码
35岁,人生才过了三分之一,想要去的地方还没去,想要干的事还没开头…
每天见到的人,每天走过的路,每天见到的风景,都即将变成脑海里逐渐模糊的影像…
如今网友自嘲的“35岁魔咒”,对于宝哥来说,却是毁灭性的打击。
只是,被辞退还有找到工作的一线希望,而患上这病,世界范围内,暂时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是被病魔钦点的“幸运儿”。
期待的奇迹没有到来。原本健谈开朗的宝哥,变得沉默寡言、孤僻消沉,别说出门了,就连从房间到客厅,都要经历巨大的心理斗争。

如果未曾见过光明,他本可以忍受黑暗。
或许,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因为见过光明,他不甘于全然坠入黑暗。
经历了近一年的低潮,鼓足勇气出门领了残疾证,也开始为实际生活考虑。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申请领养了一只导盲犬:阿尔法。
图源:广州日报
那时的宝哥也想不到,失明以后的世界,会比以前,来得更加广阔…

经过一系列专业系统且严格的训练,宝哥和阿尔法,正式成为了生活的小伙伴。
刚失明那阵子,即使是下楼剪个头发,他都要进行长时间的心理建设。
幸运的是,阿尔法为黑暗的日子,投来了一束光。
早上出门前,宝哥就会根据阿尔法的运动量,计算好一天需要的口粮和水,保证它不会突然饿肚子和随地大小便。
每天,宝哥都会和阿尔法一起,从家搭地铁到公司。
从家到公司的4.1公里,需要转一趟地铁。
经过几年的相处,哥俩的配合,已经天衣无缝:看到有台阶,阿尔法会慢下来,以此提醒宝哥前面要小心;
在斑马线上和宽敞的地方,小碎步明显快了起来;
人多的地方,会谨慎缓慢地前行…


有时出差,不论是高铁和飞机上,阿尔法都不怯场,兢兢业业地带领宝哥克服路途的障碍。
在失明以前,宝哥就喜欢到处旅行。
但患病以后,出于安全和“不想给人添麻烦”的顾虑,宝哥都尽量不安排远门的私人旅途。
然而,阿尔法的出现,让他改变了想法:
或许,不仅可以出去旅游,还可以试着记录下来,让大家了解盲人群体的存在,说不定也能让这个群体,勇敢地走出家门。
就这样,宝哥胸前挂着运动相机,带着阿尔法,这对最佳拍档,从广州出发,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图源:广州日报
出行前想到的种种阻滞,真当实行了,却发现没那么难。
在北京胡同,老人看到后招呼:天儿太热了,喝点水再走吧。
都以为给人拿水呢,没想到从屋里拿出一个盆:来,狗狗,快喝!
半道上迷路了,一旁骑着电动车的大妈,看到宝哥的情况,操心地走过来:走岔了!应该往回走,你一个人,行吗?要不我陪你走吧?
等红绿灯时,路过的阿姨直接拉着他过马路:慢点儿来,我领你走,这边车特别多…
这位阿姨有点口齿不清,不难听出来,自身也有残疾…


带了杭州,一位阿姨注意到导盲犬,主动过来问:需要帮忙吗?
得知宝哥来旅游,强烈邀请他到西湖边游玩,自己做向导。
她带着宝哥在公园里散步,给他介绍周围的景色:在你左边是一排杨柳,右边是宽大的草地,前面有人在骑自行车,今天天气有点阴,但应该不会下雨,很凉快…

阿姨指着前方的盲道:如果你自己来,沿着这条路走,也挺方便。
原本想说盲道的她,突然意识到“盲道”两个字也许会让听的人伤心,忙改口“石道”;
刚到三亚的西岛,向导就给他介绍岛上的特色,特意嘱托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慢慢走,慢慢玩;
在人群拥挤的景点,同是游客的小哥哥,领着哥俩排队:希望你们玩得开心;
路过珊瑚石盖的房子,观光车的司机特意停下来,把车靠边让宝哥摸摸墙上的珊瑚石。
途径种满水果的树,一路给他描绘:你的旁边是香蕉树、木瓜、槟榔、芒果…右手边过去200多公里,就到越南啦…


在湛江的酒店,原本不让狗狗进的经理,听到是导盲犬,马上放行:我刚刚看不出来你是…欢迎你们。
服务员带着宝哥摸熟房间的每个角落:这是阳台,你如果想吹吹风,可以慢慢走出来;
这是桌子,小心不要磕到,电视遥控器在这里,如果你想听声音可以开;
这是洗手间,给你把毛巾铺在地上,洗完澡要小心,不要摔倒了;
电话是这儿,手按这里是0号键,可以找到我们…
我觉得你太厉害了,不要怕麻烦我们,随时都可以找我们帮忙!
在香港街头,有派传单的阿姨看到宝哥,会主动带路。
宝哥担心会耽误对方工作,阿姨笑了笑:有什么耽误的,帮得就帮而已,没什么!
在澳门迷路,隔着餐厅窗户看到的客人,会马上出来:你想去哪里呢,我带你去吧,澳门路比较难走;

无论是地铁、高铁还是飞机,常常会出现工作人员“接力护送”的场面。
进站后,打开闸门,坐上升降梯,带着宝哥和阿尔法到站台,工作人员训练有素。
听到宝哥说给大家添麻烦了,大家忙说: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你的日常生活,并不麻烦…
但因为阿尔法实在太可爱太乖巧,告别时工作人员也忍不住:你们以后常来哦…
旅途中,时常会遇到阿尔法的粉丝。
工作人员忍不住想投喂,遭到宝哥婉拒后,只能一脸慈爱看着阿尔法,等着到站后来一张合照…
每当这时,阿尔法总会一脸无辜又乖巧地躺在座位下,享受片刻的休息…
就这样,在路人和工作人员流淌着善意的接力下,宝哥和阿尔法,走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
眼睛虽然看不到景点的风光,但普通人的善良和热心,却比景色更加壮丽和真切。
在上海,他遇到了参与夏令营的小学生。
孩子向他介绍,我们可以透过窗看到东方明珠,站得非常高,窗外的景色非常美,很震撼…
叔叔,你一点都看不到吗?
是的,叔叔的眼睛患病了。
可以治吗?暂时还没有方法治疗呢。
原本健谈的孩子,一下子沉默了…
临别,孩子握着他的手:你要开心地玩,希望我们还能再见!

这晚,宝哥和阿尔法在街头散步,在路边坐下歇息时,偶遇了两个小女孩。
小女孩第一次遇见导盲犬:它还要工作多久呢?
宝哥回答:还有两年就退休了。
小女孩说:那它退休了,你眼睛是不是也可以康复了?
宝哥愣了一下,声音明显哽咽:哈哈,谢谢你啊,希望吧…
不幸带来的无力感无法消除…
在无法对抗的困境面前,坚强和乐观是附加题。
但做出这道题的人,或许可以对人性和人生,生出更多复杂和丰富的体验。
在这个戾气深重的大环境,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职场,人的动物性若隐若现…
但当面对弱势人群,人类最本真和朴素的善良,却总占大多数。
可以看得出,在宝哥的镜头下,他刻意过滤掉了尴尬和无奈的画面,只留下了帮助他的好心人。
但偶尔,也能看到失明的不便…
比如,去了一个新商场,但正门却非常远,手机导航怎么也提示不到正确道路上,最终还是要依靠路人带路,一旁的阿尔法也着急…
有弹幕说:这门太偏僻了,我一个健全人都不可能找得到…
比如,在一些宽敞的大路上,也依然没有盲道,磕磕碰碰是常事,有时出门办事,被困在一个地方原地打转,只能自认倒霉;
在其他博主的视频下,能看到宝哥带着导盲犬,会被拒绝上车;
绝大多数工作人员以及足够耐心了,但是偶尔遇到一些脱口而出的用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这里有个看不见的,来带路…
宝哥是个心思细腻又有礼貌的人,在无法解决的困境面前,他知道大家都已经尽力了。
只是这些时刻,会让他怀念还可以看得见的日子。
中国14亿人口,有1700万盲人,但你在街上见过几个盲人?
图源网络
盲人出行,真的太难了。
没有旁人协助,盲人根本没法出门。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愿意出门了。
据2018年数据统计,在中国,服役的导盲犬不到200只,比大熊猫都稀少。
能够拥有导盲犬的盲人,不到万分之一。
在宝哥的视频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固然温暖和热络;
但单靠随机的好心路人,并不能对残疾群体形成稳固和恒久的保障。
制度和设施的参与和完善,才能让更多有需要的人,敢于走出家门,和社会产生和形成有效的连接。
在香港旅游时,朋友带着宝哥感受方便盲人出行的公共设施:
等待红绿灯时,听着电子行人过路发声装置,通过声音和触觉信号,在触摸和按下按钮后,会有震动的提示,方便视障人士更安全过马路;

在地铁的对讲机上,会有触觉地图和点字标识,凸起的纹理地图和盲文,让即使人生地不熟的视障人士,也能较快找到目的地。
如果说好心人偶尔的善意和帮助,能让有需要的人走得更稳…
那公共设施的完善,公共领域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覆盖,则能够让有需要的人走得更远,更独立,更安全,更有尊严。
疾病和意外无法完全消除隔阂,拥有更高层级的资源,可以试着为他们的生活,抚平一点恐惧,带去一点便利。
把保护人的事情交给稳定的系统,而非交给随机的人性。
当有一天,视障群体走在路上,可以拥有和健全人士相近的安全感和熟悉感,那我们的社会,就拥有了更大的进步。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来不是看有多少座高楼大厦,有多宽的马路,路上跑着多高级的车,也不是看手机支付多便捷,人们多有钱…
而是取决于,整个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

电视剧《这是恋爱!不良少年与白手杖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