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惊现“大清村”!150年吉尔吉斯奇迹,它究竟有多硬核?

说真的,要不是我自个儿亲眼见着,谁跟我说这事儿,我能把头摇成拨浪鼓。

就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你都想不到,藏着一个跟从土里刨出来一样的“大清村”。那地方的一切,真的就好像被个时间机器,直接从一百五十年前的中国乡下,连土带人,原封不动地给“空投”到了这儿。

上礼拜,我就站在那片土地上,一个叫ырдык的村子,东干人的村子。这一趟下来,我脑子里对历史那点儿认知,全给搅和碎了。一个活了一百五十年的大清基层组织,到底能有多“硬”?吉尔ги斯斯坦这地方,给了我一个五味杂陈,怎么也说不清的答案。

带我的是个叫埃米尔的小伙子,才20岁,是村里小学的老师。他一见我就说,哎呀你来得巧了,又来得不巧。巧的是,你正好赶上我们这东干小学最后一次开学典礼。不巧的是,一年,就一年,这地方就要彻底改成一所吉尔ги斯小学了。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有点东西。后来我才知道,这背后是2020年哈萨克斯坦那场回乱投下的巨大阴影,搞得邻国吉尔ги斯斯坦也紧张得不行,对他们东干人的强制同化,一下子就摆上了台面,而且是快马加鞭。

埃米尔跟我解释,他们村名ырдык,东干话里是“繁荣”的意思,但这其实是个音译。你猜原型是啥?是汉语,“二道沟”。“ыр”就是“二”,“ды”是“道”,“к”就是“沟”,在突厥语里这么一转音,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光一个名字,就是一部迁徙史。

这村子的根,得从1863年那场陕甘回乱说起。搅动那场风云的,就是回民里一个叫“哲赫忍耶”的门宦。这个教派,马明心创立的,特点就是高声念经,主张暴力,而且排他性特别强。你信不信,这二道沟,到今天,几乎还完整保留着哲赫忍耶那整套东西。

首先就是那个雷打不动的道统世袭。一百三十多年了,村子一直被创始人尤素夫的“圣裔”家族牢牢攥在手里。埃米尔自己,就是这个家族的人。他把我拉去见的村小学校长,你再猜是谁?尤素夫的曾曾曾孙女。村里的头面人物,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埃米尔,几乎都从这个家族里出来。村里那座崭新的清真寺,就是埃米尔的叔叔掏钱修的。

但魔幻的地方来了。我跟着他走进那座清真寺,里面冷得像冰窖,一个人影都没有,就算到了乃麻子时间,也空空如也。埃米尔自己都挠挠头说,这才是他第二次进这个清真寺。那个权力的架子还在,但里头信仰的火苗,好像在年轻人这儿,快要熄了。

再有就是拱北崇拜。“拱北”,说白了就是圣人的坟。村子创始人尤素夫的圣陵,现在还搁在小学的院子里。埃米尔特地带我去看,结果呢,吃了闭门羹。一把大锁挂着,连身为校长、身为圣裔后代的他那位亲戚都打不开。吉尔ги斯政府给强制封了。这心思也太明白了,就是怕东干人拿这个当中心搞集结,再闹出什么乱子。

那个教派最要命的特点,就是排斥。当年在大清是排汉,现在到了吉尔ги斯斯坦,这种骨子里的本能,好像又自动调转枪口,对准了吉尔ги斯人。

我从埃米尔嘴里,听到了2020年哈萨克斯坦那场回乱的一些内幕。他说,导火索听着挺小,就俩老头打架,但根子上,是哈萨克人想动哲赫忍耶的传统,这一下就把东干人那根最敏感的“排外”神经给引爆了。那场骚乱,据说跑了两万多东干人,全涌进了吉尔ги斯斯坦。

吉国呢,人是收了,但也吓着了,从此就开始下狠手“控回”。针对ырдык村的强制同化,就这么在这个小村子里,引爆了一场地方宗族势力和国家中央政府的权力拔河。

村小学校长的位子,就成了风暴眼。说白了,吉国政府就是要一刀切,斩断二道沟的道统,废了你圣裔家族的特权,封了你的拱北,让中央的权力把你们这地方势力冲刷得干干净净。埃米尔跟我说,一年后,尤素夫的后人,那位女校长,就要被撤职,换上一个吉尔ги斯人。这所东干小学,也从此跟汉语教学、民族特色,说拜拜了。

埃米尔觉得,这是他们民族的一场灾难。他特别希望我能把这些都记下来,发到海外,尤其是给中国人看。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我太清楚了,这玩意儿拍出来,怕是换不来中国人的同情。在我们的史书里,他们那位叫白彦虎的祖先,形象可不是什么英雄,那是个不折不扣的“恶魔”,手上沾满了血。这视频要是发出去了,弹幕里不会是“同情”,怕是满屏的“活该”都要刷爆了。但最可悲的是什么?是埃米尔,他对那段陕甘回乱的历史,几乎什么都不知道。

就在东干人跟自己那段复杂的中国过往纠缠不清的时候,他们待的这个国家——吉尔ги斯斯坦,却在热火朝天地拥抱另一个版本的“中国故事”。

你敢信吗?这个中亚小国,超过七成的人,都坚信自己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汉朝将军的后代。谁呢?就是那个兵败投降了匈奴的李陵。吉尔ги斯斯坦的国家货币上,印的肖像据说就是他。去年,考古队还在天山脚下挖出来一块唐代墓碑,上面一个模糊的“李”字,又给这个传了一千多年的神话,添了一层神秘滤镜。

这片地,汉朝时叫“坚昆”,唐朝时是安西都护府的重镇碎叶城——诗仙李白的故乡。国家博物馆里,现在还有个“陇西堂”展厅,摆着三十多部汉字写的族谱,每一本开篇都写着:“吾祖李陵”。这一幕,跟那边东干人被强制抹掉汉语教育的现实摆在一起,简直魔幻到了极点。

一个国家,在官方叙事里拼命跟汉唐攀亲戚,把一个汉朝的降将奉为祖宗;但在现实里,又对一群真正从中国逃过来、说着一口陕西话的遗民,进行着这么强硬的文化清洗。这种拧巴,可能也跟吉尔ги斯斯坦自己的处境有关。这国家90%都是山地,穷,政局乱得一塌糊涂,总统换得比翻书还快,贪腐遍地,年轻人没出路,只能去俄罗斯打黑工。一个建立在古老传说上的国家认同,在脆弱的现实面前,真的,一碰就碎。

再说回村里。那场想靠外国舆论来倒逼政府的“东干政变”,最后虎头蛇尾地收场了。我被带到了那位被称为“东干慈禧”的女校长面前。她倒是很亲切,用一口地道的陕西话跟我拉家常,但对埃米尔他们“少壮派”那个激进的提议,想都没想就给否了。

我一下子就没用了。埃米尔把我送出学校,连顿午饭都没请我吃。

但故事没完。我在村头瞎逛,有一瞬间,我真以为自己回了陕西。穿着西装的东干版“F4”,开着个三轮车“突突突”地从我身边飞过;扎着小辫的小姑娘,用汉语跟我说“这是我的妹妹”;一座中国式的清真寺就那么矗立在村子正中间。

更离谱的还在后头。我在卡拉科尔遇到的一个东干小哥,加了我INS,上来就问我对“特殊服务”感不感兴趣,还特意强调是18岁以上的。我正想搞清楚什么情况,他一条信息发过来:“Мужчиныдлямужчин”——意思是“男人和男人”。我当时正坐在一家东干餐馆里,看到这条信息,整个人都麻了,脑子嗡的一声。

真实的东干人,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开放太多了。他们一边死守着古老的教派结构,另一边,年轻一代早就在全球化的浪里头翻滚了。就像他们那座清真寺,顶是阿拉伯式的大圆顶,身子是中国式的飞檐回廊,底座又是俄式的石头墩子。他们自己,可能都说不清自己到底是谁。

宗教被抽空了,历史被神话了。他们知道自己从中国来,却不知道祖宗为什么要离开。身上带着怎么也抹不掉的中国印记,却对中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哲赫忍耶的幽灵,好像还在他们头顶上盘旋,那种写在教义里的“排他性”,让他们在一百五十年后,又一次跟当权者顶上了牛。

我没法去评判这场斗争谁对谁错。但这一路上,我遇到的每一个东干人,都把我当“老家”来的人,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又让我心里堵得慌。一百五十年的血海深仇,早就被时间冲得没影了。他们现在还记着的,是那个叫陕西、叫甘肃的地方,说那是他们的根。

所以,你说,东干人,算不算是我们同母异父的姐妹民族呢?

我不知道。也许只有你亲自站到吉尔吉斯斯坦那片土地上,才能找到你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