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美俄两国元首在阿拉斯加举行会谈,为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迈出了关键一步。
从阿拉斯加这个最初属于俄罗斯、后来变成美国领地的地方来看,可以感觉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在暗示乌克兰需要让出一部分领土。
就像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所提到的那样,土地争端是解决俄乌冲突的核心因素,双方都得有所让步,乌克兰可能需要在领土方面做出一定的妥协。
欧盟成员内部开始感到不安,因为美国越过欧盟,直接与俄罗斯展开谈判,甚至可能涉及乌克兰领土的问题,这让大家都难以接受。
法国总统马克龙首先表示,乌克兰的未来不能在没有乌克兰人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欧洲国家一定会参与到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因为这关系到整个欧洲的安全。法国会继续与泽连斯基以及欧洲的伙伴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法国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欧盟的领头羊,强调欧盟要有自主决策的能力,所以在普特会的事情上,马克龙立刻站出来反对,争取让欧洲在话语权方面占据更大的份额。
马克龙发声之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发表了看法,表示欢迎特朗普总统努力制止乌克兰的冲突,认为用外交手段结合对俄罗斯不断施加压力,是实现公正且持久和平的关键办法。不过,她也强调,必须尊重乌克兰的主权,以及乌克兰和欧洲关乎安全的重大利益。
冯德莱恩这番说法,和马克龙一样,都希望自己能在乌克兰问题的谈判中发挥作用。不过,尽管有这样的期待,实际情况是美国在主导俄乌冲突的解决进展,根本没有考虑欧洲的感受。
也许,从欧洲在关税大战中主动向美国让步这事,已经让特朗普看得很清楚了。欧洲其实挺虚的,根本没办法和美国叫板,根本不具备站到谈判桌上的资格。
欧洲在向美国示弱之后,又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扯到我们,声称欧洲市场庞大,俄罗斯的市场就那么点,中国没必要为了俄罗斯得罪欧洲。
我们想表达的是,欧洲这实际上是在挑拨中俄关系,背后不过是欧洲试图让我们站在俄罗斯一边,牵制中俄之间的合作,搞“阳谋”罢了。我国如何看待俄乌冲突,如何应对与俄罗斯的关系,还轮不到欧洲来指手画脚。在中国面前,欧洲早已不再是20世纪初的强国,而只是一抹逐渐消逝的余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