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头崩塌 480亿教训 时代抛弃谁

#科学颜论进行时#

百年巨头崩塌 480亿教训 时代抛弃谁

齿轮停了。

2025年6月。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一家106岁的汽车零部件巨头,按下了破产键。

马瑞利(Marelli)。这个名字曾响彻F1赛道。为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供血。

如今。它背负 6500亿日元(约324亿元人民币)债务。

投资者480亿人民币。打水漂了。

一场“世纪并购”。成了葬礼的序曲。

01 黄金时代:从火花塞到全球第七

1919年。意大利博洛尼亚。

工程师埃罗尔·马瑞利(Ercole Marelli)发明了汽车点火装置。

一个小作坊。从此起步。

火花塞点亮了内燃机的时代。也点亮了马瑞利的未来。

它迅速成为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的独家供应商。

技术。是它最初的护城河。

1950年。转折点。

马瑞利打入F1赛事。

为法拉利车队提供发动机控制系统。

赛道基因。注入血液。

高端订单纷至沓来。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

车灯创新。悬挂系统。动力总成。

马瑞利长成参天大树。

2006年。年销售额45亿欧元。

89座工厂。12个研发中心。26个应用中心。

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百年基业。看似固若金汤。

02 裂痕:58亿欧元的“错误婚姻”

2016年。美国私募巨头KKR出手。

一场豪赌开始。

2019年。KKR斥资 58亿欧元(约480亿人民币)。将日本康奈可(Calsonic Kansei)与意大利玛涅蒂·马瑞利(Magneti Marelli)合并。

意图打造年营收超140亿欧元的全球前五零部件集团。

强强联合?

实则 文化冲突的灾难。

日本人的精益生产。意大利工程师的个性化技术。

格格不入。

内部采购体系长期并行。成本失控。

首批集成式车灯模块良品率暴跌。

技术协同?彻底失败。

康奈可的燃油车热管理。马瑞利的电子电气架构。

无法融合。毛利率不升反降。

更致命的是。KKR为并购举债 1.12万亿日元(约595亿元人民币)。

马瑞利从一开始就背负巨石前行。

03 崩塌:错过电动化浪潮

时代变了。

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

特斯拉、比亚迪崛起。

宁德时代、华为成为新宠。

马瑞利呢?

仍沉迷于燃油车时代的辉煌。

仪表盘。车灯。低附加值产品。

2023年。其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低于15%。远低于行业30%以上的平均水平。

两大传统客户——日产和Stellantis——自身难保。

日产北美销量连续三年下滑。启动大规模裁员。

Stellantis电动化转型迟缓。关停欧洲工厂。

订单锐减。

为缓解财务压力。马瑞利疯狂削减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的5.8%降至2023年的3.2%。远低于博世、大陆的8%-10%。

死亡螺旋形成:

研发不足 → 竞争力下降 → 客户流失 → 债务加剧。

现金流暴跌67%。负债股本比飙升至185%。

即使KKR在2022年豁免其4000亿日元债务。剩余债务仍高达6500亿日元。

2024年。亏损2200亿日元。

04 最后一根稻草:关税与拒绝救赎

2025年3月。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 25%关税。

马瑞利主要客户日产和Stellantis遭受重创。

成本剧增。订单再减。

最后一根稻草压下。

5月底。

印度汽车零部件巨头提出收购。

以20%的面值收购债务。要求KKR全额注销股权。

一条生路?

债权人拒绝了。

6月。

马瑞利申请破产保护。

从银行贷款11亿美元。争取120天重组时间。

生死未卜。

05 启示:传统供应链的“达尔文时刻”

马瑞利不是个案。

它是传统汽车供应链转型的缩影。

电动化、智能化浪潮。

正冲垮内燃机时代的“护城河”。

核心部件革命:电池、电机、电控替代发动机、变速箱。

芯片与软件控局:L4智能汽车代码量超3亿行。

材料科学降维打击:固态电池、轻量化材料。

博世豪掷30亿欧元建芯片厂。

比亚迪自研IGBT芯片。电控系统成本降30%。

特斯拉用AI预测零件缺口。

未来属于生态协同。属于数字效率。属于技术升维。

拒绝改变。

就会被时代抛弃。

马瑞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维·斯伦普(David Slump)说:

“启动第11章程序是公司的最佳选择。”

但最佳选择本应是十年前拥抱电动化。

百年巨头倒下。

警示震耳欲聋。

在颠覆性时代,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护城河。

除了持续进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