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互联网上正上演一出“领导离谱语录大联播”,那场面,绝对是年度社死现场top级别。如今回头不论你是在办公室里打卡的牛马,还是刷手机的吃瓜群众,都被这波笑得前仰后合。你见过被奇葩指令支配的普通打工人,但你没见过官方媒体集体上头,花样整活、丧心病狂地一起蹭流量。那意思自媒体人卷得和陀螺一样也就罢了,官媒也来了?还玩得贼溜?今天就让我说说,这波“离谱盛宴”是怎么搅得官民同乐、一片胡闹。
你敢信?现在连官媒都不装了,直接下场“流量战争”——简直是集体发癫的既视感。随手刷抖音,好家伙,评论区不是网友乱炖,而是一串官方蓝V在线开麦。你能想象吗?多年前还端着架子端茶倒水的官方,如今也一本正经学会了“撕胯整活”,和各种品牌在底下抢沙发留言。到底是谁让谁尴尬呢?领导张口就是“联系一下王鹤棣…让代言系统”;“请刘亦菲来给咱县的棉花带个货”;“喊周杰伦来开演唱会”……这些离谱指令本来只是基层打工人吐槽用的梗,万万没想到,官媒兄弟们比谁都会玩“骚操作”,瞬间卷出新高度。问题就来了他们是自我放飞,还是玩出新生机?你猜。
先把话说明白,这一切得从一个流行梗说起——“领导说过最离谱的话”。这个梗在抖音上火得快成新世相了,普通自媒体人为了活下去,卷出十八般武艺,什么“联系大明星”、“请网红打call”,一个个开脑洞,连潘长江都得甘拜下风。谁曾想,这场原本属于职场苦闷牛马的自嗨,竟然勾出了一部分官媒集体飙戏——黄石公安、芒市文旅,甚至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气象局、博物馆都挤进来,跟品牌们尬聊抢头条。最带劲的,是人家芒市文旅一本正经蹭王一博的热度,结果回应的不是王一博,而是一堆“活泼的公号”。你什么美的空调、云南博物馆、衡阳气象通通留言联系上了告诉我一声,咱也想整一波。啧啧,这配合程度,比东北村里过节都热闹!一时间官媒整活流量赛,真让咱这些“牛马”网友感叹今儿的互联网,怕是有活人进组演员表都不够分。
要说这场官媒“下凡”,其实背后的门道还真不少。一面是自媒体人靠甩包袱、玩段子搏生存,有网友说得好“你上班点头哈腰能有啥前途,整点内容上网冲流量才是正道。”另一面,官方账号们从高高在上的“代表”,变成会“抖机灵”的“亲民斯基”,你说不是潮流所趋我都不信。你要不整点动静出来,年轻人多看你一眼都难——谁还老老实实读你那五四三的公告?这场全民“离谱大赛”,看似内卷,实则是官媒自我革命。只是谁卷得过谁呢?有网友吐槽“以前我还指望官媒端个架子,给点正经信息。打工人幻想靠自嘲活命,公家账号直接‘玩坏’评论区。要不说,这互联网早晚就是众生平等,该笑还是得笑。”
最有趣的还不是官媒留言,而是大家抢镜不带一个停。云南省博物馆说“叫王一博过来唱两首”;气象台喊“帮忙整科普”;公安喊“代言反诈”;空调牌子说“我要请代言”;连文化旅游局都去要偶像电话。全网一边乐呵一边问到底是哪儿更会薅流量羊毛?奶奶滴,这互联网活成了群口相声,谁还在乎后台真实身份。
说到这份儿上,就有人觉得,这种全民蹭梗到底算不算跑偏?本来“领导离谱语录”只是在打工人中间图一乐,结果现在连官媒都着魔,明明白白把威信都豁出去了。你咋看?有人担心,这样“对对子”式的跟风,会不会让本来该严肃点的官方形象彻底娱乐化?你瞅瞅,以前官方发条通知、回应个事件都要处处讲究规矩、姿态高冷,现在竟然自己往段子圈跳。表面热闹、点赞无数,可一时心头爽,长久看会不会惹来信任危机?这就有点像老爸穿你校服跳街舞,年轻人嘴上夸,心里免不了犯尬。到头来,娱乐归娱乐,真碰上棘手事儿、官媒还好好说事吗?
反方更有话说中国互联网刚整明白了“去中心化”,这下倒好,官媒都开始“平民化”,啥都能玩成流量。你原本希望他们站在责任制高点带点正气,现在倒成了“官军和民军联合军演”,这分明就混沌多了。你以为亲民是放下架子,其实可能是无底线迎合。讲真,“整活”是好,但不能只顾玩梗,“官面责任”可别丢了。
可是,正当大家吐槽“官媒整活太假”,突然胡歌一出场——打散了所有节奏。话说芒市文旅原本瞄准王一博,胡歌却抢先应和,来了那么一段大气回应。好家伙,不等粉丝回过神儿,各路官媒顺势花式跟风,争先恐后留言刷新姿势,那阵仗,活脱脱一场流量大狂欢。这时你发现娱乐与官方早融合成一体,“严肃表情包全员下线”。谁还记得以前官媒端着讲政策、装深沉时的样子?现在只要有点幽默感,能抖包袱,谁都是“自己人”。
这一波“官媒互呛”也把不少品牌、事业单位推上了前台。过去大家印象中“会说正经话”的蓝V,如今一个个开场尬聊,抢着刷存在感。群众也乐在其中,直呼“官博这次玩明白了,比段子手还狠”。这场面,无异于互联网社会阶层的大融合。原本泾渭分明的公私界限,在流量面前统统不值一提——你会觉得,官媒原来也能这样接地气?正如某网友调侃这要是搁过去,大概能写进行政学教材,“新时代官博混圈法则”。
而这背后的社会信号更加值得玩味官媒求变,说穿了就是怕话语权旁落。一个不变的人,注定得被时间淘汰;平台变成了擂台,谁能抓住流量,谁就是“新村长”。今天在评论区插科打诨,明天粉丝也许就多了50万。这是官媒跟民间抢夺话语权的自保,也是对僵化模式的无情嘲讽。“打破尊卑”,在流量社会里成为唯一的“金科玉律”。
表面上你看官媒和网友玩在一起是其乐融融,仿佛高高在上的“代表”真的和咱打工人称兄道弟了。可事情真的能这么简单吗?一个细思极恐的现实是热闹开了头,收得住吗?官媒变身段子手,官方的严肃立场会不会被稀释成软绵绵的“一地鸡毛”?
一方面是大家都觉得活泼点、整点花活没坏处,网友最喜欢“你方唱罢我登场”,信息扁平化变成互联网常态。真正需要官媒给出权威态度、传达严肃政策时,这种“玩心过重”的公号会不会被认为“缺乏公信力”?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一旦整笑话成了主业,还能扛得住传播责任?老百姓也不是傻子——身边人都知道可爱归可爱,真到需要背书时,玩过头了没人信服你。这就好比东北大姨平时能讲段子甩包袱,但到了家庭会议总得收起嬉笑说句正事儿。
更复杂的是,虽然现在大家都觉得“全民娱乐”没毛病,但这种一窝蜂的官媒热闹,很难说不带有某种流量焦虑。平台规则说变就变,万一明天风向一转,笑点成了“雷点”,这种接地气是不是就彻底翻车成“接地府”?传统的新闻把关、社会责任,是不是渐行渐远?这问题,咱今天可能笑得出花,明天却哭都来不及。
勉强算是给官媒的“离谱现象”泼了点冷水。你说咱普通网友,这几年吃惯了互联网大锅饭,官媒要夹点菜添点梗,咱也乐见其成。毕竟没人嫌自家“通知”看着有趣。这但凡是条正道,也不能一股脑往娱乐里跑。真出了大事,小品演砸了,玩笑变成“事故”,咱总还指望官方端起正经脸,“稳住阵脚”,不是么?按东北老铁的话说“咋的,你能整两段子,还能包治百病咩?”要是真成了“玩坏时代”,那才叫真的服气。别到娱乐成了刚需,公信力成了稀缺品,好不容易搞出的亲民范儿反倒成了“翻车现场”。小心别把流量玩成了糊涂账,到头来连自己都不知道是谁的代言人。
敢问一句大家喜欢现在的官媒“整活儿”多一点,还是希望官方该严肃时严肃、别啥都搞成段子场子?你是觉得“笑一笑十年少”,还是隐隐担心哪天连权威都变成“流量工具人”?你身在互联网,愿意让“死板的公告”彻底下线,换取所有人都能整活的热闹,还是还要个底线、保点分寸?你选哪个,评论区接力battle,看看啥才是咱中国互联网的“新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