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兰·欧文在芬奇农场训练基地忙得连轴转,默西塞德德比前总是这样。作为埃弗顿的苏格兰籍助理教练,他坚持赛前连续三天高强度训练的传统。“周三周四周五都得练,雷打不动”,这话他今天抽空说的,手里还攥着战术板。这种工作节奏他再熟悉不过,根源大概要追溯到七十年代末的女王公园时期——那个叫埃迪·亨特的铁血教练给他刻下的烙印。
亨特上周末刚过世,八十二岁。欧文谈起这事时语速明显慢了。“他才是真正的女王公园先生”,这话他说了两遍。没有亨特,他现在可能还是个保险经纪人。当年因为个子矮被职业俱乐部拒之门外,是亨特在业余队看中他,额外花时间带他加练传中。那时候边锋的职责是创造机会而非进球,亨特就抓着他在训练后加练上百次传中。欧文当时一边卖保险一边踢球,没少被亨特骂得怀疑人生,但心里明白这老教练是真心为他好。
从女王公园跳到埃弗顿的跨度大得离谱,最后一场业余比赛对阵考登比斯,下一场就直接在季前麒麟杯对战国米。“签三年合同时我都准备好回去卖保险了”,欧文咧嘴笑笑。首日训练跑步时他冲在最前面,这才发现亨特给他打的体能底子有多厚实。不过亨特给的有些建议确实不靠谱,比如让他去埃弗顿时“谁欺负你就怼回去”,结果他初期敏感过头,花了段时间才适应更衣室的玩笑话。
现在六十七岁的人,退休说了三四回,每次都被埃弗顿拉回来。俱乐部迁主场是个关键因素——古迪逊公园的最后一战和新球场的揭幕战,这种历史时刻他不想错过。上赛季保级还算顺利,本赛季开局七分拿四场,排第六。季前备战乱糟糟,引援拖沓,本来担心要崩,结果反而挺稳当。联赛就这样,连输四场天就塌了,现在至少还能喘口气。
杰克·格里利什这转会比较妙,从曼城租借过来,顶着亿元身价,之前在伊蒂哈德差点迷失方向。欧文找他聊过:“我说想看你再笑一笑,阿斯顿维拉时期那个享受足球的小伙子哪去了。”在曼城奖杯拿了不少,但后期确实挣扎。现在在埃弗顿又当上核心球员,球迷爱他,他也重拾存在感——不是说他傲慢,就是重新找到被需要的感觉。这类案例我见过不少,球员换环境后重生,但格里利什的天赋确实是顶尖的,训练里看得分明。
苏格兰国家队那边他也挂着助理教练的职位,当初埃弗顿找他时谈妥条件,必须保留国家队工作。史蒂夫·克拉克直接把他从U19梯队要来到成年队,这转折有点意外。站在汉普顿公园听《苏格兰之花》响起时,他后颈汗毛都立起来了——球员时代差点入选,乔克·斯坦考察过他和大佬格雷姆·夏普,最后夏普进了国家队他落选。现在以教练身份参与,算是另一种圆满。
本·甘农-多克这小子值得注意。边锋,速度快,性子爆,欧文在苏格兰队带过他。“自信不是问题,有速度在当今足坛就是大杀器”,欧文评价得很直白。从凯尔特人转到伯恩茅斯,但愿能多踢比赛。世界杯预选赛对希腊不好踢,但全队氛围不错。要是真能蹭上世界杯之旅,欧文说这职业生涯就算圆满收官。
达米恩·达夫以前夸他是最佳教练,这套培养模式估计是从亨特那里一脉相承的:要求严苛,但让球员感受到被重视。默西塞德德比明天就踢,欧文肯定又在场边催球员跑位,就像四十年前亨特对他做的那样。有些足球传统,终究还是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