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出手,对印度产单模光纤发起调查!

商务部对印度产单模光纤发起反倾销期终复审调查。

这次反倾销调查事件,早在2014年8月13日,商务部就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单模光纤征收反倾销税,税率在7.4%-30.6%,实施期限为5年。

到了2020年8月13日,又决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期限还是5年。

而就在今年8月14日,商务部再次出手,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单模光纤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

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考量呢?

单模光纤,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它可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简单来讲,单模光纤就是那种在一定波段范围内,只传输单一模式光信号的光纤,别看它芯径通常只有4-12μm,却有着传输速率快、距离长、容量大的超能力,像长途干线、城域网、有线电视以及光纤接入网等关键网络,都离不开它的支持。

可以说,没有单模光纤的稳定传输,我们如今便捷的网络生活、流畅的视频通话、高效的在线办公等都将大打折扣。

首先从国内产业的角度来看,对印度产单模光纤调查是保护自身发展的必要之举。

2025年6月5日,长飞光纤光缆、江苏亨通光纤科技等五家企业代表中国单模光纤产业提交了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书。

指出,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原产于印度的进口单模光纤的倾销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产业造成的损害也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

大家想想,中国的单模光纤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好不容易在技术研发、产能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也在全球市场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要是此时让印度低价倾销的单模光纤大量涌入,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势必会被严重挤压。

印度企业可能通过压低价格,抢占国内市场份额,让国内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利润下滑,进而影响企业后续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阻碍整个产业的升级发展。

再从国际贸易规则来讲,反倾销调查也是维护公平贸易的手段。

倾销行为本身就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它不是基于产品的质量、技术等优势,而是通过不合理的低价来扰乱市场秩序。

如果任由这种行为泛滥,不仅会伤害国内相关产业,也会破坏全球健康的贸易环境。我国商务部此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对申请人资格、被调查产品和中国同类产品有关情况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审查后决定展开调查,就是在严格按照规则办事,确保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

在我看来,这场调查早已超越单纯的价格争端。当欧美通过《芯片法案》构建技术壁垒时,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捍卫自身的产业升级权。

商务部此次出手,既是对过去十年产业保护成效的检验,更是为国产光纤向硅光子技术等高端领域突围铺路。

毕竟在6G竞赛的起跑线上,没有人会为对手的倾销行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