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间公告:17家公司业绩翻倍,20家集体减持!这些股危险了

7月6日晚间的A股公告市场,上演了一场冰与火的对决。 一边是芯朋微、国货航等公司业绩翻倍式暴涨的狂欢,另一边是超20家股东集体减持的抛售潮。天茂集团和ST紫天两家公司直接拉响退市警报。 这个周末的公告,几乎浓缩了当前市场的所有矛盾信号。

业绩暴增股成市场灯塔

芯朋微的业绩预告直接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 这家功率半导体企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达到9000万元左右,同比增幅高达104%,营业收入同步增长38%左右。

驱动业绩的核心是工业芯片业务的大爆发:非AC-DC品类营收同比飙升70%以上,工业市场营收增长55%以上,远超公司整体增速。 高利润率的工规级芯片在服务器、通信设备领域实现量产,让市场看到了国产替代的实质性突破。

国货航的业绩同样耀眼。 这家航空货运巨头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冲至12.67亿元,同比增长90.14%。 油价下降和航线优化是主要推手,尤其是货站板块和地面物流的稳步增长,显示出供应链复苏的强劲信号。

道通科技的AI战略也开始兑现利润。 其净利润预增19%-26.76%,达到4.9亿元。 关键突破在于AI数字维修应用的落地,以及AI数智能源业务在第二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这家深耕汽车诊断设备的公司,正通过技术融合打开新增长空间。

这些业绩暴增股并非孤例。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53家发布半年报预告的A股公司中,17家净利润预增上限超90%。 华银电力以4423%的预增幅度暂居榜首,近4个交易日斩获3个涨停板。 业绩主线正成为资金共识。

减持潮席卷超百家上市公司

与业绩利好形成尖锐对比的,是汹涌的股东减持潮。 7月前五天,A股市场已发布近150份减持公告,涉及超100家上市公司。 7月6日单日,至少20家公司集中披露减持计划,抛售规模超1亿股。

减持动机表面是“个人资金需求”,但结构变化暗藏玄机。 税友股份控股股东宁波思驰计划减持3%股份,合锻智能国有股东合肥建投减持1%。 实控人级别的减持:御银股份实控人杨文江计划减持3%,壶化股份实控人秦跃中及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3%。 这类减持往往传递股权稳定性松动的信号。

从行业分布看,半导体成为重灾区。 恒烁股份两名股东合计减持3%,普路通股东陈书智、张云联手减持5%。 即便是业绩亮眼的芯朋微,也难掩板块整体承压的窘境。

员工持股平台的撤离同样引发担忧。 国盛智科两家员工持股平台南通协众、南通齐聚计划减持2.8%股份。 这类减持通常被视为内部人对公司短期前景的谨慎表态。

重组与产品突破暗藏机遇

南京商旅的控股股东南京旅游集团启动重组,整合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南京体育产业集团,打造文旅体商综合平台。 虽然公告明确暂无资产注入计划,但地方国资整合往往酝酿长期资源倾斜。

医药领域出现关键突破。 英诺特全资子公司唐山英诺特获得美国FDA 510(k)认证,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准进入美国市场。 这为国内IVD企业出海撕开新突破口。

退市警铃刺耳响起

风险警示板块拉响刺耳警报。 天茂集团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7月8日起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天茂”。 该公司自5月6日停牌至今,复牌后股价压力巨大。

同样危险的还有ST紫天。 该公司因相同违规行为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7月7日复牌。 两家公司同时触及退市新规中的“财报披露违规”红线,凸显监管对信披违规的零容忍。

董事长涉案的突发风险同样值得警惕。 新里程公告称董事长林杨林被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虽声明与公司无关,但管理层动荡必然影响经营稳定性。

资金分歧下的结构性机会

当前市场资金正围绕业绩确定性剧烈博弈。 招商证券指出,TMT领域在AI驱动下二季度工业增加值保持10%以上增速,半导体出口4-5月增长超20%;银河证券则强调光模块、军工等出口链的业绩韧性。 但减持潮与退市风险并存的格局,让7月行情注定分化加剧。

公告披露次日的股价表现已显露出资金态度。 兄弟科技、美诺华在业绩预告后涨停,涛涛车业大涨15%;而减持公告则普遍引发抛压,如动力源高管减持公告后股价下跌2.65%。 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验证着“业绩为王”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