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在即,全球目光聚焦北京,但特朗普却选择在同一天会见波兰总统。是真的巧合,还是中美关系再度亮起红灯?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重磅发声!给美国“提了个醒”。
随着九三阅兵最后一次综合演练结束,外界纷纷猜测中国将展示哪些新装备、哪些外国领导人会出席,这不仅是一场阅兵,更是一次国际地位的晴雨表。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会在北京与普京等同台亮相。然而,随着白宫宣布他将在9月3日于白宫接待波兰新总统,这一可能性彻底落空。
事实上,特朗普从一开始就不太可能来华。他向来以“实际利益”为先,出访必须换来实实在在的成果,比如贸易协议或大宗订单。
而当前中美贸易谈判仍陷僵局,他来华不仅难以向国内选民交代,还可能陷入外交尴尬。于是,选择同日与波兰总统会面,既能在东欧刷一波存在感,又能避开一场没有收获的行程。
特朗普一开始就把“访华”当做是一个和中国谈条件的筹码,他上台没多久,就公开宣布自己很想访华,白宫还放出消息,称在策划特朗普访华行程。
几个月的时间里,特朗普还多次声称自己收到了中国的访华邀请,但局势随后急转直下。
当美方发现自己在贸易战中占不到便宜后,特朗普也不装了,竟连续走出两步“臭棋”:先是要求中方发出“第二次正式邀请”,否则就拒绝来访;接着又公开施压,称除非中国同意签署经贸协议,否则不会在年底前与中方会晤。
这种近乎“自恋”的外交姿态,明显误判了中美之间谁更需要谁。也是因为这两大失误,注定特朗普无法出席中国的大阅兵。
而美国在稍后休战延期的90天窗口期内,非但没有缓和关系,反而变本加厉。
据新华社报道称,最新曝光的“特供芯片”H20被曝内置后门,美方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对中国留学生的无端盘查、对台海问题的干涉,以及对华加征关税的威胁,几乎每一条都精准踩中了中国的红线。
这些举动看似分散,实则共同构成一套对华施压的组合拳,企图迫使中国在之后的贸易谈判中接受不平等条款。
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要求中国“将美国大豆订单翻四倍”,并承诺提供“快速通道服务”。
为什么他如此执着于大豆?数据说明一切,中国原本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但自从贸易战开打,中国采购量急剧下降。
今年以来,中国甚至尚未开始采购新季美国大豆,这是近二十年来首次。美国豆农陷入困境,价格持续走低,农场面临倒闭潮。连美国大豆协会主席都致信白宫,警告农业损失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
而中国早已未雨绸缪,大幅增加从巴西等国的大豆进口。巴西大豆如今已基本替代了美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这说明,中国离开美国市场,多的是别的选择,而美国离开中国市场,只有自讨苦吃的份。中国用这一招来警告美国,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重新布局的战略决心。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近日在中美大豆合作早餐会上也给美国提了醒,他表明“中美大豆贸易的经历充分说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他还强调农业不应被政治化,农民不应为贸易战买单,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中国购买农地实属政治操弄。中美作为全球两大农业大国,本应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只有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正确相处之道。
当然,让一个固执了两百多年的霸权国家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思维,是难上加难的,美方近期的行为仍在不断破坏双方艰难积累的信任。
出尔反尔、步步紧逼的策略,不仅令中方对美方执行协议的诚意产生怀疑,也更进一步毒化了双边关系氛围。
但是,美国应该#优质好文激励计划#看清楚,如今时代不同,走老路的惨痛后果已经开始显现,有消息称,中方可能不会出席10月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东盟峰会,这意味着特朗普希望藉国际场合与中方会晤的愿望恐怕落空。同样,中国先访韩国出席APEC峰会的可能性也大幅降低。
美方既焦虑于对华贸易逆差,又无法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既希望中国购买大豆、降低关税,又不断在科技、教育、地缘问题上层层加码。
这种战略混乱,不仅无法换来中国的妥协,反而加速了中国的“去美国化”进程。
既然特朗普不愿和中国坐下来好好谈,那么中方也不必强求,现在着急达成合作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