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疼都是有时差的。孙颖莎的肌贴永远是肉色的,别人的都是鲜艳

咱就说看孙颖莎打球有个细节特有意思——别人腕子上、胳膊上贴的肌贴花花绿绿的,红的粉的蓝的,跟戴了串彩色手绳似的,她倒好,永远是肉色的。刚开始看还琢磨是不是赞助商没给配,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有回直播镜头扫过去,她刚打完一场混双,额角挂着汗,低头擦汗时胳膊上的肉色肌贴蹭着运动服,若不是凑近了看,根本瞧不出来。你说这是为啥?可能人家就想安安静静打球,不想让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分心吧?

混双这项目,真不是谁都能扛的。男队员那球速、那力量,跟女单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就说接男的发球吧,那球砸过来跟小石子儿似的,手腕得跟着抖,胳膊得跟着甩,一场球下来,胳膊肘、肩膀全是酸的。咱普通人举个哑铃都喊累,人家莎莎可好,每天加练混双配合,男队员扣杀她得防,女队员拉吊她得跑,来回折返跟跑马拉松似的。有回看训练视频,教练喊停的时候,她扶着球台直喘气,可转头就跟队友开玩笑:"今儿这球要是再快点,我能直接起飞。"你说她这是装的?可谁不知道,真扛不住了,谁能笑着说话?

要说疼这事儿,有人爱说,有人不爱说。网上总有人把运动员的伤病翻出来放大,什么"带伤夺冠""忍痛比赛",好像不把苦处说透就不叫励志。可莎莎不一样,她受伤了就跟擦破点皮似的。去年全运会混双半决赛,她手腕缠着护具上场,解说都替她捏把汗,结果她跟没事儿人似的,该抢攻抢攻,该救球救球。赛后记者追问伤势,她歪头乐:"就蹭了下,比上次打蚊子还轻。"你说她真不疼?那肯定是假的,可她知道,这时候说疼,除了让关心的人跟着揪心,啥用没有。

那些藏在心里的疼,才是真本事。就像咱老百姓过日子,谁没个头疼脑热?可你见过谁天天蹲胡同口哭天喊地?莎莎这姑娘,就是把苦往肚子里咽的主儿。上次看她直播,有粉丝问:"莎莎,你打球这么拼,到底图个啥?"她想了想说:"就图大家看我打球的时候,能乐呵乐呵。"你看,多实在的话。她把所有的苦都嚼碎了自己咽,把甜都留给观众,这哪是打球啊,分明是在给大家熬心灵鸡汤。

说真的,现在年轻人压力大,谁没点难处?可看看莎莎,你就明白啥叫"心里有光"。她输球了会蹲在地上抹眼泪,可下一场照样撸起袖子干;她赢了球会蹦起来跟队友击掌,可转身就蹲在器材室揉膝盖。这种"能屈能伸"的劲儿,比拿多少冠军都金贵。有时候我琢磨,她腕子上那片肉色肌贴,说不定就是她的"护身符"——不显眼,不招摇,就那么默默贴着,跟她一样,把所有的劲儿都使在刀刃上。

咱就说,这世上哪有不疼的人?可有人把疼当勋章,有人把疼当包袱。莎莎属于前者,她把每一次跌倒都变成了往上爬的台阶,把每一滴眼泪都酿成了往前冲的劲儿。你说她图啥?图的是咱看球的时候能多乐呵会儿,图的是咱遇到难事儿的时候能咬咬牙挺过去。这种精神,比啥都金贵。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