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三步曲”正在A股市场精彩上演。 2024年初以来,市场先后经历了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板块行情和以芯片为核心的科技股行情。 随着市场进入2025年下半年,这场牛市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多家机构分析指出,A股可能正处于第二阶段牛市尾声,并酝酿着第三阶段的全面牛市行情。 这一判断既源于历史规律的重复,也基于当前政策、资金面和基本面变化的综合考量。
01 牛市第一阶段:银行股领涨的高股息行情
2024年初,A股市场开启了牛市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投资者普遍追求稳健收益,高股息策略成为市场主线。 银行板块相较于沪深300指数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当时,工商银行市值甚至超过中国移动,成为A股“一哥”,二者同属高股息板块。 银行股的崛起源于市场对稳定收益的追逐,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性较强的环境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具备防御属性的低估值板块。
这一阶段符合牛市初期的典型特征:政策暖意初现但基本面尚未明显改善,流动性边际宽松推动估值修复。 投资者心态谨慎,存量资金高换手主导市场,表现为进二退一的震荡格局。
然而,这一阶段在今年7月戛然而止。 资金撤离银行股的速度惊人。 全市场11只银行ETF中,有10只产品份额合计减少约48.17亿份,资金净流出近60亿元。
02 牛市第二阶段:科技股接棒的结构性行情
当资金从银行股撤出后,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标的。 芯片等科技股自然成为承接这些资金的最佳选择,牛市随之进入第二阶段。
2025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表现强劲。 晨星全球半导体指数2025年迄今已上涨34%,是整个美国股市回报率的两倍多。 人工智能热潮是推动这波行情的主要动力。
到2027年,超大规模企业在AI领域的年度总投资预计将从2023年的1500亿美元增加两倍,达到4500亿美元。 这一趋势为科技股行情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科技股行情也符合牛市第二阶段的特征:基本面拐点明确,盈利与估值形成“戴维斯双击”,场外资金加速入场。 根据招商证券的研究,当前市场满足“盈利增速加速改善”和“有渗透率明显加速的产业趋势”等条件。
然而,这一阶段也隐藏着风险。 AI股票估值已包含未来十年增长预期,表现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剧烈回调,而且已经表现出极端的基金抱团特征。
03 第三阶段牛市的基石与催化剂
申万宏源证券预测,A股市场在2026-2027年可能迎来全面牛市。 这将是牛市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具普适性的上涨阶段。
居民资产配置迁移
居民“资产荒”愈演愈烈,2025年是存款到期再配置的高峰期。 目前居民手上净存款高达79万亿,大量低收益存款促使投资者寻找高收益资产。
这一资产配置迁移为股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居民提升权益配置比例的方向不必怀疑,只是时间问题。
企业盈利改善
企业盈利拐点在2025年二季度已经出现。 A股可能处于盈利能力长期抬升的起点,中国企业通过竞争已在高价值量的领域取得了突破。
同时,“反内卷”政策将有助于抬升企业盈利,一个历史级别的供给出清周期正在到来。
政策与制度红利
新“国九条”落地、中长期资金入市(如社保/险资配置比例提升)以及科技产业扶持政策,为市场提供制度性红利。
政策与基本面通过影响ROE和估值驱动股价,为牛市第三阶段奠定基础。
04 牛市三阶段的投资策略与风险防范
针对牛市不同阶段的特点,投资者应采取不同的配置策略。
阶段配置建议
第一阶段:重点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防御型板块,如银行、公用事业等。 这些板块在牛市初期通常表现稳健,提供较好的安全边际。
第二阶段:转向成长性明确的科技板块,如AI芯片、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但需注意估值风险,避免追高。
第三阶段:随着行情扩散,可逐步均衡配置,关注内需消费、高端制造等受益于经济回暖的板块。
风险预警
需要警惕的是,牛市第三阶段往往伴随着情绪过热和估值泡沫。 历史经验表明,当盈利增速放缓甚至见顶,但散户与杠杆资金涌入推高市盈率至非理性水平时,市场可能进入危险区域。
此外,外部环境波动(如中美博弈、美联储政策反复)可能引发短期调整。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调控信号,特别是监管层对杠杆资金的管控措施。
随着牛市阶段向前推进,市场风格将逐步从结构性机会转向全面开花。 历史表明,第三阶段牛市往往是涨幅最可观的阶段,也是风险积累的时期。
未来股市的发展,不仅关乎投资者利益,更关系到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改善和实体经济的振兴。 只有实现全面普涨的牛市,才能让大多数投资者真正受益,从而发挥股市对经济的全面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