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有时候我总觉得,大国博弈这事儿,与其说是比谁的肌肉更硬,不如说是比谁更会睁着眼睛讲故事,而且还能让一大票人听得热泪盈眶。这门手艺,你不能说它是科学,它更像是一门混合了行为心理学与民间跳大神的PUA艺术,核心奥义就八个字:逻辑不重要,情绪最重要。
最近,懂王老师就在联合国这个大舞台上,亲自为我们展示了一把什么叫“叙事大于事实”的行为艺术。他老人家清了清嗓子,对着全世界说,你看那个中国,疯狂造风力发电机,跟下饺子一样,但是他们自己不用,坏得很,都卖给别人,让我们来承受这些傻大黑粗的玩意儿。
这话一出,空气都安静了三秒。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新型的国际主义精神?自己辛辛苦苦搞基建,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把风车插遍戈壁和海岸线,结果是为了出口创汇,让别国人民先用上清洁能源?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活雷锋改了国籍还入了党吗?
这种逻辑,就像一个健身房老板,自己练得跟林黛玉似的,却天天劝你办卡,说肌肉这东西,得长在别人身上才好看。你觉得这魔幻吗?
美国媒体那帮老哥们估计也是一脸懵逼,然后迅速切换到了工作模式,毕竟老板吹的牛,他们含着泪也得去辟谣。CNN、《纽约时报》们赶紧把数据翻了出来,像极了考试后对答案的好学生,一个比一个积极。
他们说,懂王你可拉倒吧。事实恰恰相反,中国拥有的风电场和风电装机容量,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不仅存量第一,增量也遥遥领先,正在计划建设的规模更是让其他国家只能看到尾灯。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也出来站台,说去年的风电装机容量,又涨了18%。这增长速度,哪像“不愿用”的样子?这明明是把风电当成了续命的血包,生怕用得不够多。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一边是言之凿凿的指控,一边是清晰明了的数据。如果你把这当成一个简单的“真假新闻”来看,那就太天真了。这根本不是事实层面的辩论,这是两个平行宇宙的对撞。
在懂王和他的支持者所在的宇宙里,核心叙事是“美国再次伟大”和“我们被占便宜了”。在这个故事里,所有外部实体,尤其是中国,都必须扮演一个狡猾、不公平的对手角色。所以,中国搞环保,那肯定是假的,是为了骗补贴、搞阴谋。中国搞新能源,那肯定也是有猫腻的,是为了拖垮美国的传统能源优势。
至于那个“中国自己不用风电”的说法,就是这个宏大叙事里的一块小拼图。它不追求事实正确,它只追求情绪共鸣。就像大众情绪的心电图,大部分时间在划水,但懂王总能精准地给你来一次ICU级别的刺激,让支持者的情绪瞬间拉满。你跟他们讲数据,就像对着K线图讲价值投资,他只会觉得你挡着他看涨停板了。
这种操作,在商业世界里其实很常见,我们管它叫“瞎积薄发”。就是完全不看底层逻辑和基本面,纯靠一股气势和情绪,在短期内营造出一种繁荣的假象。懂王老师深谙此道,他不是在陈述事实,他是在管理他粉丝的情绪资产。
而媒体的辟谣呢?在另一个宇宙里,这是一个捍卫新闻真实性的专业行为。但在整场博弈里,这更像是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懂王用一个漏洞百出的暴论主动出击,媒体们则用精准的数据进行防守反击。
问题是,这场比赛的裁判,是广大的吃瓜群众。而群众们,往往不关心谁打得更标准,只关心谁看起来更不好惹。
这背后真正的核心是什么?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控制权之争。
这已经不是一个环保问题,这是一个工业问题、饭碗问题、国家命运问题。当石油美元体系还在维系着旧世界的秩序时,一个新的以“清洁能源+电力”为核心的体系正在野蛮生长。谁能掌握新能源的生产、技术和标准,谁就能在下一个时代里“喂到嘴里”,制定游戏规则。
中国在干什么?在进行一场豪赌。光伏、风电、电动车,全产业链的“快种快收”模式,不计成本地投入,目标就是在旧秩序松动的时候,把新世界的地基给打牢了。你说这个过程里没有泡沫?没有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创业不是上天堂,是跳火山口,大概率不是起飞,是变成一个熟人。国家层面的产业转型,更是九死一生。
但是没办法,你不这么干会死得更快。
所以,你看懂王老师的发言,他攻击的根本不是风车,他攻击的是中国试图掌握下个时代工业霸权的野心。他拿出的那份关于中国的“体检报告”,P得跟写真一样,说你这里虚那里弱,但报告上那个代表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巨大无比的“良性肿瘤”,他是假装看不见的。
他甚至还提了一嘴《巴黎气候协定》,说对美国不公平,要“支付1万亿美元”。CNN又出来打脸,说根本没这回事,承诺的数字小得多,而且因为国会扯皮,实际给的钱更少。
短句三连来了。数据打脸啪啪响。媒体辟谣一箩筐。然后呢?
然后人家该信还是信。为什么?因为他的受众听的根本不是事实,是态度,是一种“全世界都欠我的”的情绪共鸣。懂王在做的,就是不断地给这种情绪找一个靶子,今天可以是墨西哥移民,明天可以是中国的风车。
所以,朋友们,以后再看到这种新闻,别急着去辨别真伪。真伪在很多时候,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你得学着去拆解它背后的利益博弈。
谁在说话?他想让谁听到?听到的人会产生什么情绪?这种情绪最终会转化成什么行动?谁从这个行动中获益?谁又会因此倒霉?
想明白这几层,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虽然魔幻,但万事万物背后,都有一条冰冷的利益链条。抓住这条链条,你才能看穿那些光怪陆离的表象,触摸到这个真实而残酷的商业社会。
至于那些风车,它们会继续旋转,安静地改变着世界的能量格局,无视一切语言上的纷扰。毕竟,现实从不吵吵,它只会默默地碾压过去。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