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怒火冲天!以色列一辆军车被炸飞,12人血溅当场,以军司令气疯了

九月十九号的拉法,那太阳毒得能把地上的石头烤出油来。午后两点,空气里全是闷出来的火气,喘口气都觉得烫肺管子。就在这时候,一辆以色列军方的悍马,就是那个头死大的铁疙瘩,在居民区外的土路上撒欢儿似的跑,屁股后面拖着一条黄龙似的沙尘。

突然,毫无征兆地,“轰”的一声,天塌了。那声音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震得人心发慌。街边茶馆里的阿卜杜勒,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就瞅着一团大火球从地上喷了起来。

炸飞的铁皮疙瘩

五吨重的军车,跟个纸盒子似的,直接被掀到天上了,翻了两个滚儿。车顶上那挺机枪,像个小孩不要的玩具,不知道被甩到哪儿去了。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小打小闹。

冲击波跟个看不见的巨兽一样,横扫了周围五十米。所有房子的玻璃,哗啦一下全碎了。店铺的铁卷帘门,硬生生给拧成了麻花。街上瞬间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全是烟,耳朵里灌满了尖叫。可怜那卖水果的摊子,芒果西瓜滚了一地,黏糊糊的,就像这日子,说碎就碎了。

现场那场面,简直没法看。悍马车被炸成了一个V字形,半截身子插在坑里,扭曲的钢架子还在冒着烟。军用的零碎玩意儿撒得到处都是。一顶军帽,上面还带着血,孤零零地挂在断了的棕榈树杈上,跟着热风一晃一晃的。

急救车来了,地上到处是血绷带和撕烂的军服。巴勒斯坦卫生部门晚上就出了通报,说这一家伙,整了12个人伤亡。四个以色列军官当场就没气了,还有八个挂了彩。其中两个最惨的,弹片穿了身体,还在ICU里抢救,能不能活下来,看命了。

医院走廊里挤满了人,全是赶来献血的。护士们跑得脚不沾地,床位不够,只能在地上打地铺。整个城市的恐惧和绝望,好像都聚在了急诊室那盏永远不关的灯下面。

这回玩儿大了

这次袭击,要命就要命在,它打得太准了。炸的不是什么普通巡逻兵,是一个正要去加沙南部搞“战地观摩”的军官团。说白了,就是一群以色列国防军的中层领导来视察工作,结果被人一锅给端了。

死伤的人里,有少校级别的教官,还有“棕榈”营的中尉,个个都是以色列军方当宝贝疙瘩培养的战术核心。这下可好,直接团灭。

以色列军方后来也认了,但那意思,明显是想大事化小。可纸哪包得住火,消息还是漏出来了。这帮人里有伞兵旅的教官、侦察部队的精英,甚至还有总参谋部的人。这么说吧,以色列国防军的腰,被人狠狠来了一拳。

事发不到两小时,哈马斯下边的卡桑旅就站出来,痛痛快快地认了。声明里还专门用希伯来语警告以色列:“加沙就是你们的坟墓”。这不光是炫耀战果,更是诛心,就是要让你以色列士兵们心里发毛。

火星子掉进油桶里

这一炸,就像一颗火星子掉进了油桶里,本来就紧张的局势,彻底爆了。当地一个叫穆罕默德的居民,一脸的无奈:“这三个月,哪天听不见枪炮声?”可这次爆炸之后,以色列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北郊三栋楼,直接被空袭炸平了。

拉法这边刚出事,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城那边也动手了。一个叫“基甸战车2”的行动,本来就搞了好几个礼拜,现在更疯了。两个师的兵力,连夜扩大地面进攻,明摆着是告诉所有人,这事儿没完。

一个出租车司机说:“我他妈都搬了两次家了,可躲到哪儿,炸弹就跟到哪儿。”加沙城里的人感觉,以色列军队正从四面八方围过来,想把这座城活活勒死。可即便这样,还是有超过一百万的巴勒斯坦人,死活不走,就守在加沙城和北部。

结语

军事专家们都看明白了,这次袭击,是个危险的信号。抵抗组织不光有胆子,还有脑子,人家已经玩起了精准伏击。更要命的是,这种最原始的土制炸弹,居然能把以色列的高科技军车给废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也在升级。

越来越多人开始拿加沙和当年的越南比。一支装备到牙齿的现代化军队,就这么陷在游击战的泥潭里出不来了。你有飞机大炮,你有情报优势,可到了这迷宫一样的城市巷子里,这些优势都得打个对折。你能炸掉楼,但你炸不掉人心里的恨。

卡桑旅的态度硬得像石头,话说得很白:以色列要是再往前拱一步,那就别想见到任何一个活着的人质。把人质的命和军事行动捆在一起,这是典型的弱者玩法,但非常有效。它让以色列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进退两难。

拉法街上那堆悍马车的废铁,就是这场冲突的缩影。它狠狠地扇了以色列军方一个大嘴巴,把所谓“全面控制”的牛皮给吹破了。这根本就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烂仗。打到今天,哪还有什么赢家,只有越来越多的坟墓,和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以色列的坦克也许还能往前开,但每开一米,付出的代价都让人心惊肉跳。这里,正在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