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你的AI“法律顾问”,可能正在坑你!

自从问答类AI产品纷纷面世后,当非专业用户在搜索法律专业问题时,它们的确给这类用户带来了一定的普法效果。但是,一些知名的AI问答类产品至今已经火爆了两三年,我多次使用它们后仍然发现:它们在回答“诉讼时效是几年”、“该行为是否属于侵权行为”、“法律依据是什么”等简单法律问题时,其提供的答案基本正确。但一旦回答一些稍加复杂的法律问题时,它们给出的答案普遍存在良莠不齐、对错参半的矛盾现象,有的答案甚至是错漏百出。

以许多人常用的Deepseek为例。当我把办案中遇到的复杂法律问题抛给它解答后,它的回答从逻辑角度上看似乎有理有据,较为全面。但当我仔细条分缕析后发现它的论点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显然错误。究其原因在于:它给出的错误论点的来源文章本身就是错误百出的法律文章。但AI毕竟不是活生生的专业法律人士,它不能判断这些来源文章的对错,只能搜索、分类引用,再转达给广大的非专业用户。但是恰巧这些非专业用户本身就没有专业辨别能力,多数人只会一味地相信AI给出的答案,甚至还拿着这些错误的答案去质疑专业律师和法官。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从上述情况看,可以说你的AI“法律顾问”可能正在坑你!可是你还在笑纳它给你的法律答案。

当然,目前的问答类AI产品有很多,并非都不专业,其中不乏专门针对法律、医学等专业应用的AI产品。但是后者多为收费产品,且知名度、普及度远不及Deepseek等综合性AI产品,广大非专业用户并不熟知它们,且很少会付费使用。

总之,对于问答类AI产品,无论它们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产品,它们回答简单明了的法律问题对于广大非专业用户而言基本是可信的,但一旦回答稍加复杂的法律问题,仍然需要专业法律人士审查它们给出的参考答案的可靠性,任何人都不可盲目采信。

专业法律人士对AI产品给出的答案的审查过程,其实如同他们靠自己搜索、研究、辨别大量的专业资料并写成专业文章。说到底,复杂的法律问题最终还是需要依赖专业法律人士人工解决,AI产品无非节省了许多人工搜索资料的时间,但是它们还不一定能搜索到很全面的参考资料。

最后,吴刚律师提醒广大非法律人士:

1.当你遇到并非1+1=2这么简单的法律问题时,请不要盲目相信你的AI“法律顾问”给你的答案,更不要自以为是地拿着这些对错参半的答案去质疑专业的律师和法官。他们研究论证过的复杂法律问题与你一知半解学到的这点皮毛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术业有专攻,请勿班门弄斧。

2.AI“法律顾问”再厉害,也打不过顶级的专业法律人士。因为AI所依赖的专业资料是大量的专业人士创作的,顶级的专业人士比AI更有能力辨别这些专业资料的是非优劣,更不会像AI那样一概盲目采信所有的参差不齐的专业资料。

3.能解决你面临的复杂法律问题的关键主体不是AI“法律顾问”,而是专业的法律人士。因为AI毕竟不是人,它再智能也不能代替顶级的专业法律人士!

【作者:北京吴刚律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北京吴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