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二手车出口圈有个高频词叫供应链金融,以前做国内贸易靠押车贷款,但出海后发现这套玩法行不通了,海外买家要60天账期,物流要垫付30%运费,加上整备、检测的成本,资金链像被勒住脖子,但聪明的已经摸到了新门道,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出海新基建。
一、传统模式为啥玩不转?
过去国内二手车商习惯用车抵贷,把车押给银行换资金,但跨境贸易有三个致命伤:
第一,海外车辆产权认证和国内不一样,银行不认。
第二,物流周期长,车在海上漂两个月,资金就冻住了。
第三,汇率波动涨幅波动不停,去年赚的钱今年缩水 15%。
二、 痛点直击:钱,卡在哪里?
车源端: 收好车、批量收,需要大笔资金,自有资金根本不够用,银行传统贷款?门槛高、手续烦、周期长,远水解不了近渴!
物流端: 海运、陆运、仓储,哪样不是先掏真金白银?尤其是海运,费用高、周期长,资金占用压力巨大。
海外端: 海外买家(分销商或零售商)同样缺钱!他们需要资金周转才能提车、备库存、搞销售。他们拿不到钱,我们的车就卖不动、回款就慢,风险全压在自己身上。
三、 核心价值:打通行业壁垒
盘活全局资金: 让资金在收车、物流、销售的各个环节高效流转起来,告别“钱荒”。
做大业务规模: 有了金融活水,敢收更多车,敢接更大单,市场份额蹭蹭涨。
降低全链风险: 金融机构的专业风控介入,共同分担了海外买家违约等风险。
提升竞争壁垒: 谁能玩转供应链金融,谁就掌握了撬动更大市场的关键钥匙!
四、模式升级:风控是根基,科技是翅膀
当然,新模式要跑得稳、跑得远,离不开两大支撑:
动态风控: 金融机构的眼睛时刻亮着,必须实时掌握车辆状态物联网、货权流转、仓储情况、最终销售及回款数据,大数据不是摆设,用来精准评估风险和动态调整策略。
科技赋能: 线上化平台操作、电子签章、物流和仓储数据的自动抓取、跨境支付的便利化,科技让整个流程更透明、更高效、更可信,是降低成本、提升体验的关键。
供应资金链模式再完美,也只是工具,而工具用得好不好,关键在于人对市场的深度把握,坐在家里设计的金融方案,就像闭门造车,风险极高。
五、为什么出海考察非做不可?
摸清终端,风控才稳: 你的金融方案最终依赖海外买家的还款能力,不去实地看看,怎么知道他们的真实销售渠道、门店实力、当地口碑、现金流状况呢,纸上谈兵,又如何能精准评估风险、设计合理的融资额度和账期?
看清市场,方案才准: 不同市场,规则也天差地别,目标国消费者偏好什么车型,价格承受力如何,分销体系是层层代理还是直营,政策合规红线在哪?不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身去谈,你的“库存融资”、“订单融资”参数怎么设定?怎么知道哪种金融产品最能打动当地买家?
规避雷区,合作才久: 当地有没有潜规则,清关环节有哪些“特色”要求,仓储物流的实际操作和成本是否如你所想,法律税务环境是否支持你的金融模式?这些深水区的“暗礁”,不去实地趟一遍,金融方案很可能在落地时触礁沉没。
二手车出口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是打破资金枷锁的利器,但利器在手,更要脚下有路,只有扎扎实实走出去,把海外市场吃透,把合作伙伴看清,把风险环节摸准,你精心设计的金融方案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成为你征战全球市场的核动力引擎。如果没有深入一线的考察,再好的金融模式也是空中楼阁。
老板们,是时候背上行囊,去海外市场亲自丈量了,你的下一桶金,就在考察归来的路上!